礼让开车形成良性循环2006-06-02 14:17 稿源: 编辑: 吴昊
名人倡导 礼让开车形成良性循环 阿朵:你让一下,我让一下,交通畅通其实不难 外表很火辣的歌手阿朵,做起事来也是风风火火,看她开着一辆大吉普就知道她做事果断。不过在开车的过程中,虽然自己有着大车的优势,但阿朵却甚是小心。 阿朵非常提倡开车礼让,在她看来,你让一下,我让一下,北京的交通就不会那么拥堵了,文明驾车才能让北京的交通情况良性循环下去。 提到北京是因为车多,所以才会使交通如此状况的说法,阿朵不大同意,“我去过很多国家,美国、欧洲等很多国家车也像北京这么多,但是却很少会出现北京堵车成灾的情况。”阿朵说,在国外尤其是美国,一般情况下,交通岔路口是没有红绿灯的,但是大家都会很有顺序地走。“在北京可就不同了,大家是生怕被别人抢了先,即使是有红绿灯都会出现拥堵,就更不要想象没有红绿灯会怎么样了。”阿朵说,“其实我真的觉得北京的开车人应该借鉴一下这样的经验,谁也不差那几秒钟的时间,没准因为你抢车还会出现事故,耽误的时间就更长了。而且我经常遇到在人行道上,一些老人、孩子或者是残疾人士,等了好久都不敢过马路,就是因为汽车在抢,如果司机能让一下,大家就都可以安全通行了,所以我希望咱们能把别人的好经验学过来。” 生活在北京的人都知道,北京的交通除了在上下班高峰很拥堵外,在二、三环上也会不定时地出现拥堵情况,“经常能够见到有很多陪练车开上二、三环,而且最大的问题是,这些人明知道自己驾驶经验不足、开车速度慢,却非上快车道,让后面的不少车都跟着减速慢行,快车道也不快了。” 说到北京的交通情况,阿朵用“恶性循环”来形容,“谁都不让谁,自然就成了恶性循环,最后谁也快不了。现在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压力都很大,为什么到了路上还要拿交通斗气呢,我希望大家都能轻松愉快地看待每件事情,礼让文明地开车,这样良性循环下去,总有一天北京的交通也能顺畅起来。” 信报记者吴冬妮 重点新闻 3万儿童太庙共庆儿童节 信报讯(记者翟烜)昨日上午9时,第十届北京市十佳少先队员候选人,奥运工程建设者、公安干警、教师、医务人员子女,还有随父母回国的小海归等近3万名少年儿童在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快乐地度过了自己的节日。 据了解,今年首都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快乐儿童周活动是以“和文明做朋友、和奥运共成长”为主题进行的。围绕这一主题,今年的“六一”游园联欢会分为“和文明做朋友,和奥运共成长”主题活动区、快乐游艺区、趣味活动区和快乐健康区,设计了百余项妙趣横生、富有意义的活动,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孩子的需求。 在太庙广场举行的首都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快乐儿童周现场,来自燕山前进小学的杨丹送上了自己亲手绘制的图画,画面上青青的山、绿绿的水表达了希望家乡更美丽的心愿。“您看我画的龙舟好看吗?”来自北京实验二小的小海归徐逸嘉展示了自己的礼物——一件祝福奥运成功举办的文化衫。“我的爸爸是奥运场馆建设者,所以我做了一辆推土机,希望他和他的同事们在工作时要注意安全。”南沙滩小学的杨凯说出了自己的心愿。 记者在现场看到,主题活动区搭建起了奥运小赛场。在这里,北京队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专业棒球运动员将进行现场棒球展示。“T架击球”和“击球训练”两个互动游戏得到小朋友们的青睐。刚刚接受了儿童心理培训的500名志愿者不仅热情地为这些孩子指引着道路,同时也和他们快乐地进行交流。一上午的时间,大家已经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女垒志愿者狂补英语 信报讯(记者黄宇)近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0多名有志成为第十一届世界女垒锦标赛志愿者的学生接受了“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为他们进行的英语口语培训讲座。李阳不仅向大学生们讲述了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还为大学生们免费赠送了《李阳疯狂英语学习法》等学习资料。 据介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学生将成为第十一届世界女垒锦标赛的主力志愿者。此前两周已经举办了三场面向女子垒球锦标赛志愿者目标群体的高水平讲座,内容包括志愿服务精神、奥林匹克基本知识以及礼仪知识。据悉,第十一届女子垒球锦标赛志愿者的培训将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针对志愿者目标人群进行的集中培训,主要是对志愿者的招募进行宣传,并引导志愿者目标群体按照培训内容和目标,自觉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经过四场志愿者服务系列讲座,第一阶段培训工作已基本完成,第二阶段将在7月份进行。届时,志愿者招募工作已经完成,将针对确定的垒球锦标赛志愿者进行系统培训。 公德看板 面包车里榨香油罚! 无照商贩为了牟利,想出了“高招”。在一辆微型面包车里竟然就能榨香油并进行销售。 如此简陋的“车上作坊” 昨日上午,城管老山分队的执法人员在石景山区老山市场南门外进行巡察时发现,一个无照商贩居然把香油作坊全都搬到了面包车上,还边榨油边进行销售。据执法人员介绍,当他们走到市场口的时候,看到有许多的人围着一辆松花江面包车正在买什么东西,面包车的两侧和后面的车门都开着,汽车上的发动机好像正发动着,不断地冒着黑烟,但是发动机的声音显得特别大。当他们正准备上前去查看时,汽车的司机远远地看到了城管执法人员,便急忙将三个车门关上,开着车就跑,在车厢外冒的黑烟更浓了,好像车着火了一样。 发现这样的情况,城管执法人员急忙把面包车拦了下来进行检查。经查,原来这个无照经营的商贩为了行动起来方便,也为了防止城管执法人员检查竟然卸掉了所有后排座位,把石磨、195发动机和装香油用的瓶子以及两袋芝麻塞进车厢现场操作。在车厢里还摆放着几瓶刚刚榨好的香油。 现场执法人员当即对其进行1000元的处罚并没收了制作香油的所有器具。 奥林匹克人物访 何振梁重温奥运人生 北京电视台隆重推出的《奥林匹克人物访》第一期节目——何振梁专辑(上)日前在北京卫视首播。从阴差阳错,踏上漫长体育人生路到蒙得维的亚舌战群儒,从当选中国第一位国际奥委会委员到就任国际奥委会文教委员会主席,在节目中,何振梁向观众讲述了他与奥林匹克运动结缘的历程,分享他长达半个世纪的奥运人生。 在回忆当选中国第一位国际奥委会委员时,何老说,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获得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当时,国家体委推荐的三位候选人中就有何振梁,排在第三位,而排在第一位的是当时的国家体委副主任荣高棠同志。正在出差的荣高棠得知这一消息后,强烈要求党组追回上呈到国务院的请示件,将自己的名字取消,并把何振梁排到推荐人的第一位。 回忆起那段历史,何老至今感动不已,他说:“我一直觉得我整个体育生涯里面,遇到了不少像贺老总、高棠这样一些原则性非常强,同时风格非常高尚,对同志十分关爱的老领导,这是我最大的幸福。”再次回到1981年巴登-巴登和黑森林山上的那个夜晚,何振梁被告知参加一个国际奥委会的宴会,虽然已被告知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但何老并不知道这次晚宴上将会成为他与萨马兰奇友谊的开始——黑森林山上的饭店里,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摘下自己衣襟上精致的奥林匹克五环别针,亲手别在了何老的衣服上。萨马兰奇高兴地祝贺何老当选委员,并说:“从此,我们国际奥委会跟中国奥委会之间,将通过你更好地来加强合作。” 何老有一张珍藏多年的老照片,那是他宣誓就任国际奥委会委员时的情景。这张照片上,身着中山装的何老仪态庄重。对于穿中山装这个细节,何老解释说:“我是奥林匹克历史上第四位中国委员,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位委员,我觉得从我自己的服装到神态,全部都要有自己的特色,所以我选择了穿一套深色的中山服去参加宣誓仪式。” 相关新闻:
|
热门文章车辆信息查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