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全球汽车产业迎来整合大潮

全球汽车产业迎来整合大潮

经济日报 2025-02-19 08:35:42

  近日,关于东风汽车与长安汽车“合并重组”的消息刷屏。起因是两家企业及相关上市公司9日同步密集发布公告,称双方的间接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东风汽车、长安汽车和一汽集团,被业界称为三大汽车央企。每隔一段时间,舆论场上都会听到三者“合并重组”的传闻。此次真相究竟如何,还需要相关方新的信息披露,答案才能明朗。不过,全球汽车产业整合大潮暗流涌动,也是不争的事实。

  此前,为应对特斯拉与中国车企崛起的冲击,本田汽车和日产汽车宣布启动整合谈判,试图合并为全球第三大车企。虽然近日双方表示终止合并谈判,但是仍然表明,面对全球汽车产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日本车企也在通过尝试整合重组,寻找新的突破。考虑到日产已深陷经营困境,其与潜在第三方整合重组或许并不遥远。

  推动全球汽车产业整合大潮的主要力量是科技革命。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引发的电动化和智能化产业变革,不仅在重新定义汽车产品,也在重塑汽车市场竞争格局。令人振奋的是,在这一颠覆性进程中,中国汽车产业紧紧抓住变革战略机遇,通过创新驱动,实现换道超车,走在了全球汽车产业技术变革的前列。包括新势力在内的民营车企,借助插电混合技术主流化和纯电车型普及化的优势,推动国内和全球汽车市场竞争格局与趋势剧变。目前,比亚迪和吉利已跻身全球汽车销量前10名。预计到2030年,全球销量前10名榜单还将出现更多中国车企的身影。

  对比民营车企的突飞猛进,部分国有车企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则显滞后,亟待加快改革步伐。如果说,早年国有车企的市场竞争优势更多依赖与外资品牌建立合资公司,并引进和推出颇受市场青睐的传统燃油车型,今天这个优势已不复存在。作为汽车行业国家队,汽车央企通过资源整合,实现改革突破,对于落实“国有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破解国有企业“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够快”难题,既是战略上的考量,又有现实紧迫感。

  从政策上看,“合并重组”导向很明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继续通过政策引导、规范监管等方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优化重组。工信部曾多次提及,鼓励优质新能源汽车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推动提高产业集中度。显然,这些政策为汽车央企“合并重组”提速增添了动能。

  从市场上看,价格战引发的淘汰赛加速产业整合。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市场上共有70多家车企(集团口径),在中国生产和销售的乘用车品牌共有120多个,且大多数车企月销量不高。而国外市场上乘用车(或轻型汽车)企业集团不超过15家,品牌不超过40个,中国汽车企业和品牌数量仍然过多,市场集中度有待提高。当然,欧美两大市场历史上也曾有几百家汽车企业,是经过残酷的优胜劣汰和行业整合,才有了今天的“剩者为王”和高市场集中度。客观地讲,全球汽车产业发展史,既是一部技术创新史,更是一部兼并重组史。

  当下舆论场对东风汽车与长安汽车“合并重组”的讨论,大多集中在“谁主导谁”的问题上,有的还将两个央企的销量加在一起,得出新的汽车公司将跃升为世界第五大汽车集团的结论。这样的“合并重组”思维与逻辑,多少有些简单或者片面。全球汽车产业兼并重组史早已证明:规模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唯有将“合并重组”的变量转化为创新动力,实现“1+1>2”的效果,企业才能真正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领导者。这也是我们在迎接汽车产业整合大潮来临时,务必保持清醒的关键。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杨忠阳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汽车频道 编辑:徐彬彬责任编辑:董晶亮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