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出手整顿隐藏式车门把手
近日,工信部官网发文,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

《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项目建议书显示,《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的起草单位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等。项目周期为22个月。
《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规定了汽车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安装要求、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和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标志要求、电动式车门外把手的防夹要求与试验方法、车门外把手和车门内把手的强度要求与试验方法、电动式车门把手的动态试验要求与试验方法。
工信部指出,近年来,随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隐藏式车门把手凭借美观、科技感强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市场上的车门把手产品呈现出工作原理、形式多样化趋势,在市场应用过程中暴露出以下问题:强度不足、控制逻辑潜在安全风险、识别操作难(隐蔽无标志)、断电失效、夹手等,潜在逃生、救援风险。
工信部强调,新标准的修订具有重要意义。从救援逃生角度,强化汽车车门外把手在碰撞以及车辆起火等事故场景的安全逻辑,增加机械或者断电保护等安全冗余设计要求,保证断电、碰撞等事故中车门系统能够开启,从而进行救援及逃生活动;保证翻滚、坠落事故中,能够防止门把手的误作用,从而降低乘员跌落风险;规范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应急式车门内把手易于识别的安全标志,保证标志可见性,从而降低乘员紧急情况下的逃生难度;保证车门把手的结构强度,防止事故发生后门锁操纵机构功能丧失。
目前,国内与汽车门把手相关的标准有QC/T 988-2014《汽车车外门拉手》、QCT1211-2024《乘用车车门内开拉手总成》,其对门把手的耐久、强度、耐高低温、耐振动、耐腐蚀等进行了技术要求。但是随着电动式、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应用,暂无标准对其布置、标志、安全功能、结构强度进行技术要求。而国外暂无相关标准。
近年来,隐藏式门把手在交通碰撞事故中不时出现无法打开的状况,引起各方关注。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日前就在一场直播活动中直言,隐藏式门把手存在重量大、密封性差、噪音大等缺点,且在缺电或碰撞时可能无法打开。他认为,隐藏式门把手唯一的作用就是减少风阻,但这种减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为你推荐
-
法律合规先行 推动车企全球化进程
车界资讯05-09
-
合并,退市!知名车企突传消息
车界资讯05-08
-
小米汽车深夜致歉
车界资讯05-08
-
4家上市车企一季度净利润占板块逾九成
车界资讯05-07
-
美福特汽车公司预计关税将带来15亿美元损失
车界资讯05-06
-
冲上热搜!小米汽车智驾更名
车界资讯05-06
-
吉利APP、领克APP突然崩了!
车界资讯04-30
-
上海车展解码“中国智造”新范式
车界资讯04-29
-
确认了!大跳水,暴跌45%!
车界资讯04-27
-
事关电动汽车!十部门联合发文
车界资讯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