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汽车召回逾38万辆:吉利居榜首,新能源车占比近三成
7月有多款车型宣布召回,其中不乏爆款车型。
经统计,10个品牌、14家车企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16期召回信息,涉及车型共计42款,而召回车辆的总量则达到了38.61万辆,相较5、6两月23万辆左右的总量有明显的上升。
不过相较去年7月同期高达205.76万辆的惊人总量,今年7月的召回总量倒显得“正常”了不少。

另外,虽然2022年的汽车召回是以1月的154.26万辆高位开启,但今年上半年国内乘用车召回总量“仅有”254.47万辆,相较去年上半年同比下降44.74%,如果按照正常的情况发展下去,2022年并不一定能够“赶超”去年873.6万辆的召回总数。

回归到具体品牌和车型来看,本月占据召回“榜首”的是吉利汽车,其中生产于2019年12月22日至2021年6月29日的2019款博越汽车召回数量高达94,087辆,召回原因是因缺少“发动机舱盖未关闭”提示功能,当存在舱盖未完全闭合状态时,驾驶员未意识到,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有被意外掀开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据悉,吉利将为涉事车辆免费加装发动机舱盖信号开关及线束,及在仪表上实现“发动机舱盖未关闭”提示功能,以消除安全隐患。

另外,作为召回榜单的“老熟人”,奔驰此次虽然召回总数不多,但4个批次的召回公告本月最多,涉及车型也是五花八门,不过召回原因主要与排放有关。据悉是因为车辆低压燃油管的连接软管可能因所在区域的较高温度而加速老化,影响连接的紧密性;以及车辆燃油分配器中残留的制造过程中产生的颗粒可能会损坏燃油分配器和喷油器之间的密封圈,从而导致可能存在不合理排放。
值得注意的是,7月上榜的新能源车型也不少。福特、比亚迪、宝马、起亚和玛莎拉蒂五个品牌均宣布召回旗下的新能源车型,其中比亚迪、宝马和起亚召回的均为插电混动车型,福特召回的是纯电动车型,而玛莎拉蒂召回的则是48V轻混车型。

各家召回原因不尽相同。福特Mustang Mach-E召回与动力系统控制模块软件、电池控制模块软件有关,比亚迪唐DM的问题则处在动力电池包托盘有进水风险,宝马5系、7系插混车型是起动机后部电刷支架有设计缺陷,起亚K3插混车型因ECU数据设计不合理有可能造成排放不达标,而玛莎拉蒂吉博力和莱凡特的问题隐患则出在48V电池的固定螺栓上。

显然,随着新能源车的逐渐普及,新能源车的问题已经不仅停留在动力系统、电驱功能等方面,包括装配、功能设计甚至软件都有可能成为召回原因。
在7月,共有112,421辆新能源车宣布召回,在召回总数中占比接近三成。而从新能源车召回数逐渐变多中,一方面能够看出新能源车仍处在技术发展相对初级的阶段,另一方面也能够看出新能源车普及度正在不断提高。
来源:澎湃新闻
原标题:7月汽车召回逾38万辆:吉利居榜首,新能源车占比近三成
记者:栾锴韬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为你推荐
-
智能技术深度赋能 车企“智能化”比拼越战越酣
车界资讯07-21
-
中国车企Q1占东南亚电动车销量75%的份额
车界资讯07-21
-
汽车销售渠道日趋多元,传统4S店面临较大压力
车界资讯07-20
-
发改委:下大力气稳定汽车等重点领域消费
车界资讯07-19
-
奥迪或购入智己电动平台,能否与中国技术实现双赢?
车界资讯07-18
-
加强风险监管,《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出台
车界资讯07-17
-
上半年汽车产销超1300万辆 新能源车企加速分化
车界资讯07-13
-
汽车业再迎里程碑 智能化成为竞争主方向
车界资讯07-11
-
蔚来充电桩收取超时占用费:补能真是为赚钱?
车界资讯07-06
-
宁德时代回应投资者:不造车
车界资讯07-05